东汉隶书碑刻。 阳文篆额题《北海淳于长夏承碑》三行八字。 传为蔡邕书。建宁三年立于曲梁、易阳境内。石久佚, 明代华中甫收藏之剪裱本亦非原刻。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府唐曜取旧本重刻于漳川书院。《金石萃编》载:碑高八尺一寸,宽三尺九寸, 共十三行,满行三十字。 后刻唐曜记正书四行, 称“ 嘉靖本”。此碑书体饶有画意,明代丰坊谓即古之“芝英体”。《龠州山人四部稿》云:“隶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锺、梁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神彩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