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昌内, 此印为战国印中的极方正者,通印于工稳平正中求变化,虽“田”字界栏过于粗壮、严正,对四字的安排和发挥都予以了限制,但“工”“巧”互见,于工稳之中还是可以看到作者是有一定想法的。对我们今天同样具有借鉴和学习的必要。
如,“吉”与“昌”的“口”与“日”作一正一反的三角形处理,一是避免了过于的方正,又上下对角相呼应。其中“昌”字“日”部中间的一悬 浮的小点,仍是极富创意的。“内”字“人”作“火”形的相离也与右上部的“大”字遥遥相应。
整方印外栏虽方,然四字中只有“昌”字的下部为方,“吉”“内”似有意化方,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该印在姿态上逊色于其他古玺,界栏的方、粗,夺去了印文 凸 显的余地,也隔离了四字之间的相互关联。或许这就是此印之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