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行为书写 (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文 张 强 使用了西历纪年,改变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而西洋的平安夜这个概念居然在中国内地的城市重庆,有了更为浓重播撒。于此时此地来书写中国本土的艺术经验,这种感觉无疑是荒诞的而非圣诞的。 如果说在2002年,在“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这个艺术方案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图是明确而尖锐的——并且由此而具有了别样的文化意义:从西方文化铸就的辉煌中心:大英博物馆,由东方艺术家“在场”制订游戏规则、并且是选择西方女性进行“行为书写”的合作表演,这个举动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都是具有文化针对性与历史的象征性。 ……在香港这个本来文化殖民的地方,进行“挑战极限”(《明报》评论题目)的精神探险,由出生于英国的香港女性艺术家,在“行为书写”的最后,进行天体绽曝式的表演,也提出了当文化的皮肤(服装)退守到生理的皮肤的时候,该当如何收场呢? 毕竟不是那种极端化的线性逻辑进行挑战的自我追杀,也不是为了新奇而进行自我否决。《张强踪迹学报告》的魅力,设置在对于不同“视觉经验”的玩味之上;建立在个体单元的进退自如之上;规范于整体对于差异的逻辑串联之上;预期于她者经验的全面推进之上……。 2003的“张强踪迹学报告”的“行为书写”,将更多的视线,凝聚在“服装”的个体化差异之上,具体的方式,就是由合作的女性先行在可能的想象空间中,进行服装样式的设计与裁制。在这里,所有的限制是在材质上,或生绢或熟绢。而所有的激励在样式上,可以不遗余力地将奇异进行到底。 当然,作者纯粹的工作态度对于合作者“心态的滤化”是作为前提先在的,它同时是粉碎将“行为书写”妖邪化的关键所在。由于高像素的数码相机的采用,对于光线的要求也就降低了许多,同时,相机的遥控功能也减少第三者在场的几率。这些技术的改进,使得行为书写可以在更为私密的空间中,探讨更为大胆无忌的主题,诸如的改变如是: 首先,当书写者也将视线从合作者的身躯转移过去之后,被书写者其实似乎被陷入了被自己观看的境地。面对她的似乎只有神秘的镜头所伸张的“记录之眼”。当然,还有一只在不断运动着的、执掌着蘸有墨色之笔的手。这个时候的女性的心理应该说是奇异的。她不断地由毛笔对于自己身躯的书写而感受到“他者”的存在,同时,由于没有任何视线在自己身躯上扫描,而又可以随时忽略、甚至于忘却“他者”的存在。在毛笔的运动中,女性对于笔锋形成了一种调弄与被调弄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躯体的迎合与逃避,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动作势度。 其次,合作的空间是在一个类影棚的空间中进行的。随时可以调度的光线,可以撤换的场景,可以搭配的色彩,可以进行充分的表演……。当然,这一切旨在提示了一个有关“造型”的主题,如果说在“行为”表演中完成造型记录是瞬间的话,那么,“书写”之后所进行的动作的摆设则是完全蓄意而为了。成为纯粹的“造型”了。 再次,这些合作的女性基本上是美术学院的在读学生。浸泡在现代视觉训练过程中的女生,对于时尚的敏感使得她们的服装设计充满了另类性,对于个性的张扬使得她们的服装具有当然的观念性,对于美感的要求使得她们的服装具有几分轻盈感。而这些独立的设计被书写的墨迹所覆盖的时候,显现的又是一种重新构建的形式系统。 2003的“张强踪迹学报告”的“行为书写”,在公共空间中的书写、包括针对敏感社会变故的反应,与西方女性艺术家的对话而生成的“观念书写”,则体现在更多不同表现 方式和显现场景之中。 其中公共空间的书写是在陕西省博物馆,作为一个亚洲最大的博物馆,为“张强踪迹学报告”的“行为书写”所布设的背景是深具历史意味的。当然,我的行为书写是在“西安国际墨的邀请展”开幕式上出场的。这个书法层面上的展览,在网络上的反响超出了我以往所有的经验。其激烈的程度,甚至于进入泛道德、泛社会的层面。这里反映的意义,使得另外的一个学术课题凸现出来。《“张强踪迹学报告”社会学采样》已经成为可能,因为所有的讨论甚至谩骂都将成为证据。网络就这样提供了一个先决的便利条件。 敏感上半年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当时口罩成为抵抗这一流行病毒的最鲜明的屏障。对此,我感受更多地是“口罩”这一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视觉陌生感。当触目皆是口罩的面庞的时候,它的视觉经验是特殊而别样,是对正常社会经验秩序的颠覆。因此“SARS书写”也就成为相应的主题:有两位女孩身着熟绢裁制的服装,面带两个巨型的口罩,在布满被书写所游走的踪迹下,呈示出不同的造型式样。 丽江其实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影棚,来自不同文化域度的人,在里面体验着、骚动着、萌生着不同的经验、心绪、企图。当香港行为书写录像给予24位来自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观看的时候,那种男性执笔在女性裸体上书写的景象是刺激的,它相应地带来的危险关系是:男女在这个过程中孰轻、孰重、孰权利在手、孰被支配的临界争议。被邀请参与到这个作品中来的女性艺术家,不约而同地要求执笔。因此,丽江的作品虽然没有如期待的完成。但是,却也在对话的全面记录中,呈示另外一种书写与反应的关系:观念书写。 此刻,有关2004行为书写的工作计划已经缓缓展开,这将是在更为国际化的空间,呈现出规模化的态势。而有关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设想正在国内学术界热烈讨论,张强踪迹学报告,作为一种方法意义上的艺术方式,其影响与它的可能性亦日见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