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很慎重。 接到评审论文任务后,我把所有的电子文稿全部打印了下来(当然缩短了页码,缩小了字号,省点纸张油墨,呵呵),因为电脑上看的眼睛累啊。会同张华庆先生北京特快专递来的无电子版的文字稿,一起编号成册。然后,进行眼睛扫描,发现有编号不同,但文章一样的,显然,我只能给他一次机会,把重复的剔除掉。 二、对入选论文进行理论上的基本要求。 1、论文应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立意新颖,论据充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理论性和指导性。论文选题还应具有硬笔书法学科特点,并处于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2、内容充实深刻,有新意,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理论创新,有较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说服力。 3、文字力求自然精粹,语言流畅,说理深刻。 4、文章字数4000字左右。 三、理论要求的细化。 进行评分制。这一点我掌握得较为严格,如果能得到60分,这篇文章就有可能“有戏”了。实际的操作和审读每一篇文稿时,结果大多论文在40—50分之间,这些论文,当然有些也不叫论文,只是一些随感而已,结果首先遭到淘汰。 四、具体操作遇到的两个问题。 1、抄袭现象。有些作者有抄袭现象,碰巧的有一作者抄的就是我的,看他运气不好吧:))。可是严重抄袭噢,抄了大概有3000字左右,而且一字不改。朋友们,让你来评,你说结果会怎样? 2、已经发表的论文。我一眼就看出有数篇已经发表过,有的在网络上发过,这个姑且可以谅解,但发在《中钢》、《中硬》、《书法报*硬笔书法》等报刊的我看就不大好原谅啊。你们认为呢? 对以上两问题我请示了评审委员会会两位执委,并进行了意见交换。结果是严重抄袭的,当然要拿下;发表过的,特别好的可作为入选等。 五、六步法。 一遍,细读每篇,严格打分。 二遍,扫描,排序。 三遍,相同分数的重新调出来,比较研读,再进行排列顺序。 四遍,确定入选篇目。对他们重新依次审读,通过这个程序,有调整的现象。 五遍,确定提名奖入选,对入选的进行每篇再复核一遍。 六遍, 对落选的逐一进行核查,看有遗珠否,结果调整了一篇。 六、总体感觉。 有好的论文,但不多,评完后似乎有些惆怅,因为总体水平不高,甚至充塞了太多不叫论文的“论文”,莫名的忧愁爬上了额头,丝丝失落走入心田。大家知道,依我的一贯作风,早就该写点评审感言了,推迟到今日才写了几行字,显然有这种心境的影响啊。 总体层次需要提升,涉及到硬笔书法本体的不多,甚至好多作者论文的基本格式还不清楚,不懂得学术规范。硬笔书法理论任重道远! 老面孔多,新手有一些,但高水平的不多,硬笔书法理论需要挖掘新人,需要培养新人。这需要有组织的进行培训和硬笔理论人自身的努力。 七、放下了不安的心。 承蒙国展组委信任和硬笔人的厚爱,让我参加此次评选。但因为是初次评选,没有经验,也怕水平不能胜任啊,我把评选的结果发出后,就天天在网上守侯评委会公布的结果。当结果出来后,我窃喜,因为与我交出的答案基本吻合。忐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2006.10.25于墨轩南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