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不好九届国展,张海主席可以考虑下台!
刚看见蔡树农先生的《细节——九届国展随谈》,我就想起了张海主席注意细节的故事。前几天一个朋友讲,说最近张海主席在审批某展览的征稿启示中,提了两点修改意见,一个是将邮寄费20元改成22元,一个是将某个地方逗号改成了句号。朋友讲这个故事时,对张主席的领导水平嗤之以鼻,屁大事都管,有什么领导艺术!
我这个朋友对张海的评价犯了一个错误,脱离实际的错误。诸葛一生唯谨慎是一种领导风格,吕端大事不糊涂也是一种领导风格,这两种风格没有高下好坏之分,关键要看具体情况,有的情况下需要领导抓大放小,有的时候需要领导事无巨细。有办事谨慎、周全的部下,领导应当抓大放小,底下含糊,办事不利,领导还放权,肯定出问题。
老蔡说,细节决定成功,展览能否成功关键在细节。一个展览,征稿,评选,展出,这种搞了20多年的事情,能有多少技术含量?成功与否不就是看是否策划得细致、操办得周全吗?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搞不好,出问题,这不是废物吗!
据说以往展览的具体操作权力掌握在书协的中层干部手里,展览部什么的。既然他们搞不好细节,总出事,张海主席还没权力把他们一一撤换,那么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由张海主席事必躬亲,掌控细节,这也许是低能的中国书协目前搞展览最不得已、最现实的选择。当然不能忘了赵书记,不能忘了陈书记,既然大家都有责任感,都想把事情办好,那就一起抓细节吧,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三个领导一起抓细节,展览可能会办好。
由抓细节,想到领导风格,由领导风格想到领导。屈指算来张海主席上任已经一年半了,公认的他荣任主席的原因不是艺术水准,而是管理能力,还有人品,当然也有谣传他花了多少多少银子的,那是捕风捉影,我是不信。
说到管理能力,张海主席这个部级干部,比一百多家大型国有企业CEO能力强吗?比主管某一行业的政府部长强吗?打死我也看不出来,谁看出来了,举手!连几个破展览都办不利索,还谈什么管理能力!
我们再看,郑筱萸主管关系全国人民生命健康药品监督部门,一个月工资超不过两万,因为受贿六百多万,加上换发药品批号过程中的失误被枪毙了,一个中央大型企业的老总,掌管几百亿的国有资产,年薪一般不超过一百万。同样一个张海,当主席前一平尺两三千块钱,当上主席后艺术水准没跳高,平尺价格已经过万,而且供不应求。一天写两幅四尺整张不算多吧,十六万,一个月五百万,一年六千万,刨掉半年操劳国家事务、个人事务、头疼脑热(不过分吧),也有三千万,三千万再打个对折(因为当中国书协主席前他也能卖字,就算价格是现在的一半),一千五百万,也就是说自从他当上书协主席,每年至少增加收入一千五百万!
政府部长管一个行业,因其职务获得的报酬不过二十万,央企老总管一个大型企业,因职务获得的报酬不过百八十万,可能有灰色收入,但万一点背要坐牢砍头。张海当书协主席,一年搞几个活动,办几个展览,管两本刊物,但却因其职务获得的报酬一两千万,而且似乎合理合法,心安理得。这究竟合理不?公平不?
你因为书协主席这个职务搞了那么多钱,你应该对给你这棵摇钱树的政府怀有感恩之心吧,应该给书坛一个交代吧,应该承受天生书呆子们的一些不影响你赚钱的批评吧,应该诚惶诚恐地把你权限范围内最主要的工作展览办好吧,别总是拿捐两个钱说事,别一门心思今天一个专版明天一个专版地宣传自己!
年初我批评你的时候,很多人为你打抱不平,认为你当主席刚一年,各种关系还没有理顺,应该给你点时间,现在已经进入第二年的下半年了,这么长时间如果你的关系还没理顺,九届国展你要是还办不好,你的管理能力神话是不是该破灭了,你当主席的权力基础是不是已经没有了,你的拥护者和粉丝们是不是应该失望了,你是不是可以考虑下台了?张飙一任也只是办过一个国展——八届国展,所以九届国展对张海主席你很重要!
为了不让张海主席您觉得我刻薄,我把“下台”一词解释一下,我说下台即包括辞职,也包括不活跃在前台,象您的前任沈主席一样。另外请留意“下台”前的“考虑”一词,也就是说,下台还是不下台由您自己考虑,我这里不过是个建议而已。
我,和一些评手们,会密切关注九届国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