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学论文(2001年)
安持精舍印话 (2001《书法赏评》第四期42页,作者:陈巨来) 白石老人的篆刻 (2001《书法报》第25期3版,作者:孙慰祖) 百尺楼劫余印存 (2001《书法》第六期 40页,作者:洪丕谟,苏黎华) 百年篆刻 (2001《书法报》第3、4、5、7、8期3版,作者:李仲芳) 摘要:20世纪已经过去,回首本世纪,我国的篆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为使20世纪的篆刻艺术有一个较为粗略的了解,希望这篇《百年篆刻》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当代印坛的写意样式 (2001《书法导报》第38期第3版,作者:古申) 当代中国西部篆刻创作论 (2001《书法导报》第27期第8版,作者:傅舟) 刀法概说——篆刻艺术中的要素之一 (2001《书法导报》第24、25期第2版,作者:祝遂之) 《笃慕殿宝》玉印小考 (2001《书法报》第18期3版,原《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18日,史树青文) 方寸之间烦推求——评印札记 (2001《书法》第一期56页,作者:孙慰祖) 摘要:篆刻的细微处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没有比较的泛泛而论,是难以使人得之于心的,而千变万化的作品形态又是通论性读物难以囊括完备的。 古泥印作解读 (2001《书法之友》第十期47页 作者:陈兆育) 关于“封金”印 (2001《书法报》第12期2版,作者:孙家潭) 关于唐宋元私印这一课题 (2001《书法报》第37期3版,作者:孙尉祖) 关于我的《论印文稿》与《印稿》 (2001《书法赏评》第三期1页,作者:孙慰祖) 汉悬泉置帛书“刻印记”的启示——兼谈汉代用印制度和习惯 (2001《书法》第六期第11页 作者:许敏雄) 话说“葛氏公章” (2001《书法赏评》第三期42页,作者:靳汉) 看到六朝唐宋妙——漫说六朝唐宋印章 (2001《书法报》第52期2版,作者:丕休) 历代篆刻精品赏析——西泠八家中的丁敬 (2001《书法》第七期 54页,作者:李文骏) 摘要:在篆刻史上秦汉是一座高峰,至明末清初,印坛充斥柔弱怪诞的庸俗作品,文彭,何震开创的流派印章已是江河日下。丁敬以刚健朴茂的印风崛起印坛,力挽颓风,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在篆刻史上他的地位非同一般。 刘葆国的篆刻艺术 (2001《书法赏评》第六期44页,作者:何运通) 略论宋元明时期金文入印与古玺创作 (2001《书法报》19期2版(上),20期2版(下)作者,张炜羽) 论“印从书出” (2001《书法报》第53期3版,作者:叶一苇) 木刻印迹与主料派印风臆说 (2001《书法报》第35期2版,作者:任永江) 浅谈邓散木的篆刻艺术 (2001《书法赏评》第一期45页,作者:张素英) 青花瓷碗押印 (2001《书法导报》第7期3版 作者:陈华春) 时代、印风、个性——徐正廉先生谈篆刻 (2001《书法报》第7期第1版,作者:杜志宇) 试论汉代印章兴盛的原因 (2001《书法赏评》第一期41页,作者:仲跻止) 宋元的飞鸟形押 (2001《书法报》第21期2版,作者:孙家潭) 宋元时期的宗教印 (2001《书法报》第33期3版(上)34期3版(下),作者:孙尉祖) 谈篆刻与文学接轨 (2001《书法报》第476期3版(上)47期3版(下)作者:叶一苇) 关于当代古典细朱文精关于品展 (2001《书法报》第52期3版,作者:余正) 唐醉石篆刻艺术简论 (2001《书法研究》第6期,作者:昌少军) 摘要:唐醉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金石书法家,其篆艺以秦汉、浙派为宗,兼收诸家之长,别树一帜,具体体现在篆艺品类众多,巧妙嫁接,技法集大成,其篆法严谨,注重字形美,章法疏密配置,别具姿态,刀法因印用刀,充分表现笔意,唐印与浙派风格有质的区别。 恬淡高古,端庄典雅——简说王福厂先生生平及书刻艺术 (2001《书法》第九期34页 作者:周建国) 摘要:王福厂是我国近代著名金石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生于1880年,卒于1960年。 晚清四家边款艺术略论 (2001《书法之友》第十期6页 作者:丁正) 西安发现秦封泥 ( 2001《书法》第十期30页 作者:傅嘉仪) 吴颐人篆刻——掏智者的激情 (2001《书法之友》第五期28页) 心存高古,情随时代——四川陈鸿枢先生及其篆刻艺术 (2001《书法报》第7期第1版,作者:侯开嘉) 叶潞渊先生静乐簃潭印(续) (2001《书法赏评》第五期45页,胡舜庆辑录) 亦援铁笔作印人——孙慰祖和他的篆刻 (2001《书法赏评》第三期7页,作者:舒余文) 《印林》所辑“元押”献疑 (2001《书法报》第44期3版,作者:孙慰祖) 印屏的形式美 (2001《书法报》第30期3版,作者:陈道义) 印小乾坤大,方寸天地宽——中国印学博物馆掠影 (2001《书法报》第9期第1版,作者:王晓斌、王佩智、吴莹) 印章人文背景的深入探究——读萧高洪《印章历史与文化》后 (2001《书法导报》第18期第3版,作者:胡小军) 赵叔孺与王福厂篆刻艺术比较 (2001《书法研究》第一期87页,作者:王庆忠) 提要:本文通过对赵叔孺与王福厂的印学经历,风格特征,印学思想,印学活动,印外功夫,印坛影响等几个方面的评述和比较,试图为当代印坛的风格倾向等问题提供一点参照。 中国历代印章边栏论 (2001《书法导报》)第1、2、3、5、6、9、10、12、13、21、22、28、31、37、38、39、43、44、45、46、47期2版,作者:王本兴) 提要:主要包括浑朴自然的汉印边栏,魏晋南北朝印章边栏,南宋印章边栏,元代花押边栏,明代文人印章边栏,清代文人流派印章边栏及民国时期印章边栏等。 重复、开始——关于实验的篆刻创作 (2001《书法报》第11期3版,作者:白爽) 篆刻的含畜美 (2001《书法导报》第31期第6版,作者:陈华春) 上海博物馆藏印研究(续) (2001《书法导报》第31期第6版,作者:陈荣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