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唐朝和尚,俗姓传说不一,据「开元释教录」记载,怀素姓范。但是一般传说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人,诗人钱起的侄子。生年有两种说法:一为开元二十五年生,德宗贞元十六年死(公元七三七—八○○),享年六十三,一为生于开元十三年,死于贞元四年(公元七二五—七八八)。
怀素他从小就出家当和尚,非常喜欢写字,贫穷买不起纸,就在寺里遍种芭蕉,用蕉叶代纸练字。又曾经添置漆盘漆板,在上面练字,连漆板都被写破。如此勤奋,自然能够到达「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的境界。
怀素天性豪放,不拘小节。喜欢喝酒吃肉,醉后发狂,遇到庙壁、衣物等,随处写字,也许这是被目为狂僧的原因之一。世称「张颠素狂」,即指张旭疯颠,而怀素狂放。
他为了看前人的真迹,增广见闻,于是远游洛阳,得颜真卿和从弟邬彤传授笔法。有一天晚上,仰望天上,看云随风飘动,顿悟笔意,自己说:「得草书三昧」。当时的名诗人如李白、戴叔伦、钱起、颜真卿等,都有诗赞美,说他描写字的声音、形状,像「惊蛇旋风」。
自叙帖 怀素传世的法帖,计有自叙帖、清净经、四十二章经、圣母帖、千字文、食鱼帖、苦笋帖、藏真帖、论书帖等。最足以代表怀素狂体作风的是自叙帖,这也是了解怀素的一件最好的文献。不过他以狂草来写,如果没有批注,相信必有很多人不能通晓。那些连绵不断的线条,一支笔任意挥洒,常令人感到惊奇无比。这件墨迹手卷,纵二八.三公分,横七五五公分,现存于国立故宫博物院。民国五十九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特别请求中国馆开辟专室陈放,供人欣赏。
在这一帖中,怀素通篇引用当时名人的诗文,来表彰自己的书法。这种借他人言,以宣扬自己艺术的手法,的确高明之至。怀素以前的书家,没有像他这样自己大吹大擂的,但怀素的工力毕竟到家,使人觉得并不过火。
更妙的,在他的自叙帖草书势,和他引用的诗文所取的物象,极为配合;看诗文如看书法,看书法也如看诗文。古今以来,书法体势和所写的文词意义及作者操笔时的情绪,最能配合一致的,恐怕没有自叙帖之上了。观者不但觉得不以为过,而且以为这件墨宝才真是词与书法的最好的配合。我们且看,「纵横不群,迅疾骇人」。「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寒猿饭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龙蛇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些句子当然是描写他平时的书法。但他这件自叙帖,却将这些句子所述的景象以笔画结构表现出来,也可以说他是以书法来描写这诗文,真可谓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