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晋书法艺术的音乐品格
汪瑞雪
线条,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貌似冰冷的线条,一经书法家主观情思的浸润,就获得了生命意义的表现力。读刘奇晋的书法作品,总是为笔下线条呈现出意象的抒情性、节奏感和旋律美深深地吸引。酣畅遒劲的笔情、枯湿浓淡的墨色、流转飞扬的韵律,宛若无声的歌节,流动的音画。
刘奇晋书法艺术的音乐品格,体现了章法结构意脉的深遂性。展纸凝神,所书诗文音节之韵律已郁勃胸中,落笔倏尔变相,宣纸上墨色交映、布白疏朗,节奏分明的线条,就是腕底乐章第一主题的提领。笔墨流转直下,呼吸和脉动随着乐思的推进,或沉思、或忧郁、或激昂,呈现出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开大阖之势。静,则铁骨铮铮、稳如泰山。动,则腾云驾雾、绮思飞旋。线条的粗细、斜正、枯湿,辅以疾徐、长阔、轻重、断续的节奏一气流贯,仿佛音乐进行中两个主题在气势、力度和色彩对比的变奏之后,再次回到第一主题的沉思之中。风骨内含、神采飘逸,恰似音乐复三部曲式如歌的行板。收笔处重按轻提,拖曳出苍润的飞白,宛若古琴曲里幽寂空明的泛音,余韵悠悠,深邃无限。
刘奇晋书法艺术的音乐品格,体现了气韵生动的抒情性。“气”是生命的内在根基,“韵”是生命力的外在表现。书法中的“气”是静态的力,书法中的“韵”是飞动的势。刘奇晋书法之气韵,是笔法与性情真切的表露,是自身“体尽无穷”、 “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从他的书法的结体上看,一个字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无数个情采各异的生命体,经意脉的连缀,诗化为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黑白空间里蕴情无限的乐章。书法和音乐都离不开抒情性,任何艺术离开了抒情性,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无任何美感可言。刘奇晋的书法艺术,通过线条形态组合变化的意象之美抒情达意。他的字,厚重典丽、率意洒脱,风度闲雅。流动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的气脉,和音乐进行中的旋律如出一辙。旋律,是音乐的灵魂,笔下书法的气脉与音乐的旋律在审美高度上的契合,是书法家学识修养和光辉人格的至高境界。
在所有的抽象艺术中,书法与音乐的抽象性表现尤为突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奇晋书法线条的抽象性又暗合了音乐抒情的抽象性,正如著名古琴曲《梅花三弄》中所表现的梅并非具象之梅,而是借梅抒怀,以梅传神。而刘奇晋书法艺术抽象性的内核是以形传神,以画写心。任何形式的曲、直、方、圆都是由最抽象的线所构成,因此,线是构成世界的一切。书法家的情感通过线条来表现,笔下万千姿采的线条,是书法家内心世界的表露。当书法的“线” (点画)和音乐的“线”(旋律),诉诸人们视觉和听觉,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象之时,它已成为人类高级思维的抽象产物。由于线条本身所显示的魅力,抽象、朦胧、模糊和含蓄,因而给人们的欣赏带来了多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读懂了线条,就读懂了书法。读出了书法线条的乐感,就读出了书法家的逸情和高致。
刘奇晋书法艺术的音乐品格,是深邃性、抒情性和抽象性在审美意义上的高度完美统一,也是书法家生命力、创造力的精彩体现。
2010-9-17于 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