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展赛网 >> 理论文摘 >> 艺术随笔 >> 文章正文  
天地一骚客 世间一怀沙——近访国学大师文怀沙 推荐等级:          ★★★★ 【字体:


天地一骚客 世间一怀沙——近访国学大师文怀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9
天地一骚客   世间一怀沙   ——近访国学大师文怀沙朱中原    采访文怀沙,颇费周折,终于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得见这位“世外高人”。    初次见到文怀沙,是在他的沙龙里。身体健硕,精神饱满,长髯飘飘,仙风道骨,谈笑风声,幽默风趣。这是文老给人的总体印象。    文老有两句诗,或可作为其生平写照:“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四部大书,诠释中国文明。当今中国,文老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文老在国学界的地位,其他不说,单就他主持编撰的煌煌千万言的大书《隋唐文明》来说,就足以光耀千秋。    当代的“活屈原”    文怀沙先生青年时代曾受业国学大师章太炎,是举世皆知、硕果仅存的的古典文学大家。文老治学以楚辞为其专长,而于经史百家、汉魏六朝文学、历代诗词歌赋,甚至佛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皆无所不精。先生不仅学识渊博,长相高古,才华出众,而且其为人更是秉性正直,纯真质朴。他言出行随,表里清澈的性格,在文化界享有极高的盛誉。郭沫若以“荷蕖发幽香”的诗句赠他;周谷城先生曾题赠云:“相与无町畦,相与为婴儿”;沈尹默先生在赠他的《减字花木兰》中称他“争比灵均,文采昭然历劫新”,直接把他比作屈原。先生银须飘拂、目光锐利,确有屈原之神貌,许多人知其学,闻其言,见其人,莫不惊异,均呼之为“活屈原”。    文老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他谈话轻松随意,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看似东拉西扯、散淡不羁,而实则句句藏真理。而且文老说话还时常夹杂着地方方言,学得惟妙惟肖。他见我是四川人,遂先用四川话跟我说,文老的四川方言学得比正宗的四川人都像。四川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四川有着深厚的感情。素有文化名城之称的成都,就因有文怀沙之“巡幸”而声名倍增。四川文化之闲暇、幽雅、散淡、超脱,正适合文老之性情。    众所周知,文老是古典文学大师级人物。言及当年乘火车从上海赶到苏州,入章氏国学讲习会学习,文老有新解:“这个恐怕在某一程度上还是一个虚荣,觉得他是大师——文学大师,做一些文章都是余杭本师。就像五四时期,有很多人以胡适之为光荣,写文章老写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其实胡适之是不是跟他很熟悉,能不能叫出他的名字,那是另外一件事。标榜,文人喜欢标榜,小时候也有虚荣心,觉得我能攀附章太炎先生,这有一点势利眼。”文老语出天真,纯朴之极可见一斑。     人活到一定岁数,活到一定境界,就活的不是脸面和虚荣了,而是活的真,为内心的真和内心的放达而活,文老活的就是内心的真,内心的诚,他的生活是大自在,大放达,大境界,文老之天真烂漫,畅怀通达,可谓古今少有。正是因为如此,文老言谈举止才从无顾忌,他敢言人所不能言,敢为人所不能为。中国文人一直有着一种内心的放达与超脱情结,但是,在大多数条件下,这仅仅只是一种愿景,真正能超脱的文人并不多,大多都艰难地徘徊于对现实的纠缠与对理想的精神寄托之中,而文老是一个真正能够超脱于世外的人,这种超脱并不是说对于此生此世的漠不关心,而是对于俗世与俗事的一种泰然自若。所以,在我看来,文老是一个真正既有救世情怀、又有超脱情怀的文人,理想与现实能够在他身上得到完美地统一。这,或许也是文老立于当世的真正文化价值所在。  坐牢坐出的生死境界    文老是一个经历过多次死亡的人,但死神往往在他将入地狱之时又把他拒绝了。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死死生生,方能成就大业。历经多次生死险境之人,必有经天纬地之才。    文老曾戏言,他的人生与坐牢“有缘”。    文老仰慕屈原的风范,一生铁骨铮铮,光明磊落,傲岸倔强,大义凛然。抗日战争期间,他反对独裁统治,抨击恶浊、腐朽的反动官僚统治,以文章触时忌,在皖南被捕,出狱后思想愈益激进,而且放言无惮,柳亚子先生忧之,以诗相劝:“抱石怀沙事可伤,千秋余意尚彷徨。希文忧乐关天下,莫但哀时作国殇。”对文怀沙愤世嫉俗的性格表示担忧。但是文怀沙却坚持走上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子之路。文革中,他又一次因言获罪,被关入监狱,过着“三年饮粥忍饥肠”、“窝头再造臭皮囊”的日子,却仍然写下了“有肝有胆公何畏,无诗无酒我亦狂”的诗句,更没有抹掉“荆山怀抱生烟玉,三闾行吟绕泽兰。高翥云霓为我御,手提落日照长安”的豪迈。而那首几乎送掉他性命的藏锋诗,更是广为传诵,诗云:“沙翁敬谢李龟年,无尾乞摇女主前。九死甘心了江壑,不随鸡犬上青天。”诗中每句第六个字连起来读,乃是“龟主江青”。       文老这一骂,犯下了弥天大罪。山西临汾监狱很快接到中央红头行文,加判现行“反革命分子”文怀沙死刑,缓期执行。60多岁的文老戴着手铐,拖着20多斤的脚镣,被打入死囚牢里。    所幸“四人帮”被粉碎,文老死里脱生。    文老的人生境界是坐牢坐出来的。    文老从乱世中一路走来,历经劫难,是黑暗历史的见证人    文老是多次被认定必死无疑而终究活得泰然的人。文革的时候,他失去了自由,肚子肿大起来,结果医生诊断为肝腹水,已经是肝癌晚期,医生很得意地告诉他说:“这次你死定了!”他却哈哈大笑起来,从此天天早起扫地劳动,夜夜念着“正、清、和”入睡。那时候禁止他看书看报,所以他就闭目背诵楚辞,仔细玩味,细心体悟,他常说,屈原把生存的理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可以舍生而取义。知道自己死定了,他反而放开怀抱,感悟生命,结果他的肝癌竟然不治而愈,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半世风流,一生潇洒    “半世风流,一生潇洒”。这是我对文老一生的总结。    此“风流”非彼“风流”也。此处所言“风流”,乃指文老一生之道德文章、人格风尚。此“风流”是大风流,文老之厚厚四部文明丛书,足可以震烁古今,此种风流境界,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    真风流者,必有经天纬地之才。真潇洒者,必遇有不波澜壮阔之事。人生虽短,却苦难多多,经历得多,也感慨得多。爱恨情仇,谁人不曾经历?然而,有的人在苦难面前抑郁愤懑,有的人却在苦难面前仰天大笑。文老当然属于后者。文老曾多次说过,她不止爱过一次,而是爱过很多次,但是她的每一次爱都是非常真诚的,这话听来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相信。但是,文老却把真爱看得比生命都还重要。    文老曾说,“我一辈子没缺德,一辈子问心无愧,一辈子宽宏大量,让爱忘记恨,只记恩不记仇,把个人的东西淹没到无限的空间去。当你走的时候,完成感大于悲哀,这样你就活得很轻松。”

    潇洒者,大事亦潇洒,小事亦潇洒;快乐时亦潇洒,愁苦时亦潇洒。文老之潇洒,不但体现于生死之大关节,更体现于日常之言谈举止。文老虽年过花甲,但仍健谈,他说,他每天的任务就是说话,不停地说话,他在说话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他,任何人都插不了话。谁要是在他说话的时候插了他的话,或是手机响了接电话,他会一手按住你要接电话的手,意思是要听他说完。老头说话从不顾忌,从不讳言,在他的嘴里,从来没有不能说的话,从来没有不敢说的话,他的每一句话中都饱含有人生之深意。 

“风骚”与“美人”    文怀沙尤喜欢谈“风骚”。他曾对几位女作家说过:“女人可以略输文采,不可稍逊风骚”。    什么叫“风”?什么叫“骚”?    文怀沙是楚辞专家,他曾说:中国的大文化,一个叫“风”,一个叫“骚”。“风”的代表人物是孔子。“风”取自于《诗经》。那个时代想要看国家政治治理的如何,去听民歌,叫审乐知政。现在有些歌我非常反对。特别是小孩子,听了就不学好。但这些东西扫黄又扫不到。我们生活在商品社会,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不健康的、外来的东西,良莠不齐,但我们又不应当否定商品社会。我们应把聪明才智与狡猾区别开来,要把老实同愚蠢区别开来,把色情同爱情区别开来,把神话同迷信区别开来。爱是奉献,我爱一个人,尽量让对方高兴,处处关心对方的冷暖。行为的本身是手段,我想得到对方的心。有古诗为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的快乐在对方的快乐之上,给比取的多。    “骚”的代表人物则是屈原。“骚”在古代是一种文体,最初的时候并不是专指人的情态,后来才逐渐发展为对人物情态的描述。    “风”与“骚”在先秦时是分开的,而在当代,则多指风流成性之意。“风骚”一词用在文老身上,当然与一般的“风骚”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老是既“风”且“骚”之人,是大文人,真文人,有真情,奇情,豪情、侠义之情和怜爱之情。

    在文老的文章及言谈中,多有“美人”一词出现。“半为苍生半美人”,是文老的真实写照。“苍生”既代表着文老的心系天下苍生之念,也代表着他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慨叹;“美人”一词源自屈原的《离骚》,屈原和文老笔下之“美人”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说的美女,而是指道德文章、人格风尚超迈的人,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窈窕美女。“苍生”与“美人”,看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在文老的内心世界里,却是完全统一的。文老历经中国百年沧桑巨变,曾几入大牢,然而却心志不死,火焰不灭,发奋著述,终成四卷本《隋唐文明》,真可谓是煌煌千万言,满纸辛酸泪。然而,即使是身陷囹圄,文老也能畅然开怀,笑谈冷暖人生。因之,“美人”即是他心中之所想、所怀、所感,在这里,“美人”既是他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也是他摆脱困境、突出重围的一个精神载体。当然,文老毕竟是文老,现实中的“美人”与理想中的美人竟然能够完全重合。

    文老从不忌讳在公开场合放言畅谈男女之事,他认为,男人与女人,本世界之两极,也是构成世界不可分离的两大元素。男人与女人,犹鱼与水也,只有以超越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男女之事,才可能超然于凡事之外。如此之心态,或许只有文老可为也。正可谓“天地一骚客,世间一怀沙”。     文老从不忌讳在公开场合放言畅谈男女之事,他认为,男人与女人,本世界之两极,也是构成世界不可分离的两大元素。男人与女人,犹鱼与水也,只有以超越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男女之事,才可能超然于凡事之外。如此之心态,或许只有文老可为也。正可谓“天地一骚客,世间一怀沙”。     文老从不忌讳在公开场合放言畅谈男女之事,他认为,男人与女人,本世界之两极,也是构成世界不可分离的两大元素。男人与女人,犹鱼与水也,只有以超越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男女之事,才可能超然于凡事之外。如此之心态,或许只有文老可为也。正可谓“天地一骚客,世间一怀沙”。     关于爱情,文老有许多惊世之论,他曾说:“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两件事,一个叫生离,一个叫死别,这些年来,生离死别这种经验太多了,但是我还没有失去敏感,我还是同样的,我不止爱过一次,爱过一个女人,那是真的。我不是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一而终的,但是我每次爱都爱得很真诚,我觉得我没有用一个唱版跟两个女人唱过,但是变化有变化的,这个事情可谓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也有很多牵涉到别人的隐私,合理未必合情,合情未必合理,在那个大年代里面,有很多道貌岸然的君子,我看到他们阴暗的一面,有很多人分明生活中有很多变化,他内心也有一片真诚的土地,这种事情讲不清。”                                                                                                                 原载《中国报道》2006.08.

文章录入:何晓巍    责任编辑:何晓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本类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刘奇晋先生和他的书法01-05
    普通文章北京故宫研究员解开《无用师卷》的…04-01
    普通文章普通藏家如何投资齐白石画作04-01
    普通文章刘正成谈楚简帛书法10-17
    普通文章刘彦湖:歌辞自作风格老10-10
    普通文章刘正成:还书法艺术以尊严10-10
    普通文章胡锦涛:中国政府始终支持媒体搞好…10-10
    普通文章几近原色的心灵迫近——看女性艺术…06-04
     最新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神七上天  艺术扫地10-16
    推荐文章请看:四类人是不具备书画家的资格06-18
    推荐文章情注笔墨 率真写意——杨牧青山水画…03-31
    推荐文章透过九届国展看琉璃厂印人(其二)11-21
    推荐文章透过九届国展看琉璃厂印人(其一)11-21
    推荐文章翟万益:为书法事业的发展服务11-09
    推荐文章西泠“海选”,想说爱你不容易08-07
    推荐文章名画家吴冠中首谈“剽窃案”回应之…07-30
     最新文章
    普通文章治学谨严  重在立德 刘东父先生书…05-31
    普通文章刘奇晋先生书法艺术展综述01-19
    普通文章简评刘奇晋先生书法01-05
    普通文章刘奇晋先生和他的书法01-05
    普通文章刘奇晋书法艺术的音乐品格01-05
    普通文章北京故宫研究员解开《无用师卷》的…04-01
    普通文章普通藏家如何投资齐白石画作04-01
    普通文章刘正成谈楚简帛书法10-17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发表评论
    协作支持: 《书画世界》杂志 《当代人》杂志 《中国硬笔书法》杂志 《神州诗书画报》 《诗词报》 《水墨味》杂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8墨林快事 蜀ICP备05001589号 7X24小时业务热线:13980882075 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