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书画展赛网 >> 理论文摘 >> 热点讨论 >> 文章正文  
刘正成先生谈“海选” 推荐等级:          ★★★ 【字体:


刘正成先生谈“海选”

作者:北京编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3
刘正成先生谈“海选”
       ——“海选”的局限性与“中国书法年展”

    谈到“中青展”的局限性,它的缺陷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海选”的局限性。“中青展”具有“直选”的性质,不管你的艺术水平达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投稿参选,这就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和“快乐男生”的海选颇为相像。但它的局限性在于每一次是从基层开始做的,我认为这是“超女海选”的大众娱乐节目的规定性。“海选”当然可以出人才,特别是最初阶段。这个海选模式的“中青展”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有不可代替历史性的意义。但是当代书法要往高境界发展,艺术问题不能以数量代替质量。我曾经说过,当代中国的书法家人数超过于中国历代书法家人数的总和。我主编了《中国书法鉴赏大字典》是1989年出版的,里面记录了历代有名有姓的书法家在7000人左右,当然我们现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每年发展一千多人,现在早已经有1万多人了。另外还有山东书法家协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三十个省区还有市、县级书协,所以我说,当代书法家的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书法家的总和。但是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现在的书法就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呢?当然不可以,因为数量不能代替质量,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是以代表性书法家的成就作为这个时代的标杆。比如说北宋150年,就是苏黄米蔡四个人,他们是代表。明代晚期,就是董其昌、张瑞图、张瑞图、王铎、倪元璐、黄道周这6家代表了这个时代。其他的60家、600家都可以忽略不计,就是艺术必须以这个时代的代表性艺术家的成就为艺术史坐标。在20年前,西方的一个文学史家,他说中国20世纪的文学,其他都可以不论,只要有一个鲁迅,就把这100年带过去了,就是说鲁迅的文学成就,可以当作这100年的代表。什么意思呢?不是数量能代替质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有1万人吧,难道说中国当代的文学是历史上最高的成就吗?当然谈不上了。中国作家可能是超过世界作家的总数,但是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有一个高新建,他的法文小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说文学艺术成就不能用数量代替质量。


    那么海选这种作品与人才选拨模式,到了一定时间应该有所突破,有所改变,有其它递进发展的新模式做补充。所以在1999年我们由《中国书法》杂志为名策划“中国书法年展”。“年展”就是遴选出40个评委、60个获奖书家一共100位书法家,每年展示一次,目的就是想克服海选的多重数量、少重质量的局限。1999年10月到2000年初,“年展”先后在北京、郑州、上诲、厦门巡回展出,十分轰动。 “中国书法年展”做了第一届以后,我下台了,没有继续做下去。这个工作的意义很重要,必须要做得更多更好才行。现在我们中国书法家协会一年办十几次全国性展览,基本上都是海选的形式,海选在普及艺术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它吸收了更多的会员,推动了群众的书法艺术发展,但是它缺乏高层次的人才的选拔、推举,这个展览工作亟须调整。不从宏观的艺术视野看问题,仅仅着眼于惯性思维和经济创收,而忽视了艺术本质上的提高,艺术发展就失去了方向,你的所有力气都在做一种重复的劳动。

     当代书法出现什么问题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文学由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所以让文学和文化进入了普罗大众,以至于工人、农民都可能会成作家。这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进步,所有劳动者都有文化的权利,所有的人都可以当书法家,以前只有苏黄米蔡这些文人中间的精英人物才能从事的艺术,现在工人、农民、战士也可以搞了,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同时出现另外的问题,就是一勺糖放在一杯水里是甜的,放到一锅水里,它还能不能保持它的甜度?文化在通俗化进程中,就像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在我们的“超女”海选的活动中间,还能不能延续其优秀的经典的音乐的文脉。书法是古代的文人所从事的精英艺术,和现代的只要有高中文化程度能够抄写唐诗宋词就成为书法家的通俗文化比较,它的得与失,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青展”早已是中国书协主流和主要展览模式,选拔和展出作品的时候,主要就看他的技术,一般没法去看他的文化,没有看抄的这个诗是你自己做的,还是杜甫做的,你这个诗做的好还是不好,你的文章写的好还是不好,只去考虑他的技术标准。

      今天陈传席教授一再讲形式问题,风格不是花样,他说的话我也同意,画家杨飞云也说了这个问题。你以为今天我来篆书,明天来隶书就是风格,不是,风格是对自己的重复。郁达夫有一个小说叫《背影》,从背影就可以看出父亲的心情,那就是这个人的风格,他从内到外渗透出来,这需要岁月雕刻而成。

      今天怎么创造入选作品呢,他写一张字放在墙上,然后三天两头把这个字摆动一下位置,不断地调整它,注意章法、注意构成,这是现代美术跟书法的积极因素。但是他们成了一个唯一标准,我称这个为炫技,就是炫耀技术。古人是炫耀你的文化和艺术趣味修养,是个综合性的,书法不是都能写的好,古代知识分子不是说字都写的好,那苏东坡的字就比司马光,比欧阳修写的好。知识分子里面的龚自珍就是因为字写的不好,老是科举考不中。

      那么,怎么样让最重要的全国性书法展成为推举当代优秀的书法家,现在当然不能继续采取几乎唯一的海选模式! “中青展”所建立的模式需要调整。“中国书法年展”是在刚刚开始调整的第一步,终因人去政息,回到原处。“全国展”刚开始是是各个地方推荐,这个形式是否应该保留?现在的“全国展”只要学生投稿的,一般来说老师就不会投稿了,为什么呢?老师和学生投稿,万一学生入选了,老师没入选,老师的脸往哪放呢!最近网上有一个热帖,一位女书家得了“兰亭奖”的一等奖,而她的老师是江苏省一位全国知名的书法家,无论从功力和创作能力来说,老师都比弟子强,但老师却落选。评委次次在变化,今天是你,明天是他,骤然当上评委的,当然没有经验,更不会知道这是什么作者,甚至学生当评委,老师怎么投稿怎么选?自然在快节奏的评选中岂不失误连连,早已是会员的优秀书家谁来投稿,“全国展”实际上已变成会员资格展了。你想想,根据利益分配原则用轮流坐庄的办法来轮换评委,这个评委会5个书体1个篆刻评委人数已近200人,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应有的权威性,海选只能变成瞎子摸象,进一步让海选褪色。所以说海选式的方法,怎么样解决它,“中青展”的模式怎么调整和发展,是提供在我们今天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文章录入:北京编辑部    责任编辑:北京编辑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本类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你不要瞧不起欧阳中石08-08
    推荐文章西泠“海选”,想说爱你不容易08-07
    推荐文章名画家吴冠中首谈“剽窃案”回应之…07-30
    推荐文章由西部展想到的07-22
    推荐文章中国画为何“失魂落魄”07-09
    推荐文章当代书法美术化倾向透视07-03
    普通文章枪手在哪里???06-29
    推荐文章对匿名诽谤者的公开反驳05-15
     最新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你不要瞧不起欧阳中石08-08
    推荐文章西泠“海选”,想说爱你不容易08-07
    推荐文章名画家吴冠中首谈“剽窃案”回应之…07-30
    推荐文章由西部展想到的07-22
    推荐文章中国画为何“失魂落魄”07-09
    推荐文章当代书法美术化倾向透视07-03
    推荐文章对匿名诽谤者的公开反驳05-15
    推荐文章写在于明诠PK陈抚军之后(二则)05-15
     最新文章
    普通文章刘正成先生谈“海选”09-23
    普通文章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纪录09-17
    普通文章“流行书风”再辨09-17
    普通文章首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蘭亭…09-17
    普通文章剖析当代艺术吴冠中现象 没有大师时…08-30
    普通文章王肇民:被边缘化的现代主义大师(…08-28
    普通文章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取巧 读荆浩《笔法…08-28
    普通文章高原要有海拔高度08-28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发表评论
    协作支持: 《书画世界》杂志 《当代人》杂志 《中国硬笔书法》杂志 《神州诗书画报》 《长城文艺》报 《墨林快事》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8墨林快事 蜀ICP备05001589号 7X24小时业务热线:13980882075 邮箱:[email protected]
    总编室通联:成都市建设路59号5A-185信箱 610051何晓巍(收)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络管理中心地址: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