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萍是当代第一女书家吗 墨一香
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一个人贡献,大多都要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挂钩的,在此种背景下的书法艺术亦然。看当代一个书家的地位如何,不但要看他的书法的艺术价值几许、学术评价如何、影响力多大,还要看他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如何,也就是,他创造的经济价值怎样。时代发展使然,这样评价似乎更加全面、客观些,毕竟国家养艺术家的条件会更加苛刻了,自谋财源可能是许多艺术家多厢情愿的良好选择。 就女书家来说,胡秋萍的势头近几年很猛。从职业来说,她顺利地由记者编辑身份转变成了河南书画院的职业书家,并成为北大的访问学者,为自己书法产生一些蜕变赢得了人脉、精力和时间;从书法风格来说,章法上已由过去相对单一的条幅向更多形式转变了;取法上也由单一地师法王铎向墓志等更多碑帖过渡了;创作风格不再局限在大行草,而是小行草、楷书等多种书体并行齐驱了;再加上他本人的活动能力,经常到各地讲学。综合起来,与其他女书家相比,从艺、人脉、市场反响等方面都呈现着高昂的前进态势。那么,她是否就坐了当代女书家第一的交椅呢?
胡秋萍书法 市场价值如何
对胡秋萍的定位,我想主要还是放在女书家的范畴,主要因为女性从事书法一般来说比男性相对要困难些,一来,她为人母,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二来她为妻,需要照料家庭和丈夫,这些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三是女性的精力相对比男性要差些,而书法归根结底还是精、气、神上,以上几方面,决定女性书家要超过男性难度很大,这从历史上就证明了这点,古代除了卫夫人产生很大影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近现代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中,也没有一位是女性。因此,把胡秋萍定位在女书家,这样更客观,也更能把握准其价值所在。正是因为她是女性,又创作出一般女性难以创作出的独特风格来,加上她善于抓住机遇,成名相对较早,如愿地成为了书法大省河南书坛的领袖人物,并由此迈上了中国书协创作委员的好位置。在此基础上,她顺利进入了北京的书法圈子,获得了一些机构的认可,并进行了初步的市场运作,她的书法价位有过去的200元/平方尺,到600元/平方尺,再到如今的800元/平方尺,销售情况良好,超过了目前一些男性知名的中青年书家,更超过当代大多数女书家。在女书家中,江苏的孙晓云势头很劲,据说每平方尺过了千元以上。笔者还曾在一些拍卖会上看到孙晓云的作品,长幅手卷,价格在2到3万元之间,基本都成交了,当然这里不排除有人故意在拍卖会运作,虚假成交。尽管如此,也说明了有人在二级市场拍卖会运作了她的作品。而胡秋萍等其他女书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罕见。因此,就市场角度来说,胡秋萍书法的市场地位,处在当代女书家的第二层次偏上。
胡秋萍 能成为当代女书家第一吗
从艺术性和学术性来说。胡秋萍学习书法更多地是一种爱好,自学成为她从艺的主要途径。王铎是她书法的主要渊源,她得了王铎的部分结体、墨法和章法,辅之于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胆识,形成了自己纵逸、散拓的书法风格,应该来说,在女性书家中,她的书法面貌是比较独特的,尤其是她的小行草,可以说是比较精彩的。与江苏的胎息于二王的孙晓云相比,她更加大气、更加泼辣些,但少了些孙的书卷气和笔法的精到;与北京的王文英相比,她的线条韵味更丰富些,但不如王对大字的笔墨驾驭能力。与其他正在成长的女书家如韦斯琴、童辉、蔡梦霞等相比,胡的艺术胆识更大些。从学术上来看,许多人认为她是女书家中继承和吸收王铎书风最好的一个,并频频被各地邀请作王铎书法解析的讲座,听说反响甚好。但是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检验。近几年来,为了增强线条的质感,胡秋萍在碑上尤其是一些墓志上下了不少工夫,取得了一些效果,矫正了过去直来直去、纠缠不清的一些毛病,线条的耐看性更强了,并结合王铎的运墨方法,创作了一些满纸烟云的作品来。同时在书法的章法上作出了许多新探索。 胡秋萍书法的优势掩盖不了她的缺点。总体看,目前,她的书法整体气息有点杂乱,有待整合,功力有待增强,尤其在对大字的驾驭上,中气常常显得不足,这可能与她的执笔方法存在一定关系,她创作书法执笔很高,基本是三指捏管,用力主要靠手指和腕力,不能与肘和臂配合起来用力,因此大字常常是墨到笔力不到,没有继承到王铎的雄强特质。整体艺术水准来说,胡秋萍书法是小字好过大字,行楷好过行草,与包括当代男性书家在内的所有著名书家相比,由于没有完全解决好笔力纤弱的毛病,她处在中游位置。在女性书家中,则处在中上游位置。才情和探索精神也是中上游。和今人相比,今年40多岁的胡秋萍,应该说取得了超过她年龄应该取得的成果,年龄是她的优势,作为职业书家也是她的资本。只要解决好她目前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未来还是值得期许。
|